<tr id="l167w"></tr>
    <tr id="l167w"></tr>
    1. <ins id="l167w"><video id="l167w"><var id="l167w"></var></video></ins>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
        /
        何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何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分類:政策法規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2-04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  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究竟什么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對后續疫情的應對意味著什么?思客君為你一一解讀!

          何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是指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所確定的不同尋常的事件:

          1.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

          2.可能需要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當傳染病疫情滿足相應條件時,世衛組織總干事有責任確定某個事件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締約國則有責任向世衛組織通報相關疫情和病例。

          總干事在征求《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的意見,并根據突發事件委員會的意見,締約國、科學專家提供的信息,以及對人類健康風險、疾病國際傳播風險和干擾國際旅行的風險的評估,最終決定某事件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發布針對疫情的臨時建議。

          世衛組織臨時建議有效期多長?

          宣布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PHEIC后,世衛組織還宣布了一系列臨時建議,這些臨時建議每三個月需要審查一次:

          沒有必要采取限制國際人員流動和國際貿易的措施,世衛組織不建議限制貿易和人員流動;必須支持那些衛生系統較弱的國家;必須加速疫苗、治療方案和診斷方案的研發;必須打擊謠言和錯誤信息的傳播;必須審查準備計劃、找出差距、評估所需資源以識別、隔離、治療患者,防止疫情傳播;必須與世衛組織和全世界共享數據、知識和經驗;打敗此次疫情的唯一辦法就是,所有國家以團結協作精神共同合作,我們都身處其中,我們也只能共同阻止它。

          譚德塞在發布會上還表示,相信中方將有效控制并最終戰勝疫情。中國為抗擊疫情所作的努力值得尊重和贊賞,值得學習致敬。事實上,中國采取的很多防控措施遠遠超出應對突發事件的相關要求,為各國防疫工作設立了新標桿。

          世衛組織哪些情況下曾宣布PHEIC?

          事實上,在2002-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過后,“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個詞才被創造出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五次“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

          當年4月,甲型H1N1流感傳播到世界213個國家和地區,造成超過1.7萬人死亡,世衛組織當即宣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4年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疫情

          當年五月,在相隔數千公里之遙的中亞、中東、中非三個主要流行區,發生了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國際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如果任其發展,可能會導致“無法在全球消滅世界上疫苗可預防的最嚴重疾病之一”,故認定其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4-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埃博拉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颊卟∷缆士蛇_50%以上。疫情主要影響了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三個國家,共導致超過11300人失去生命。

          2016年“寨卡”疫情

          “寨卡”病毒是一種主要靠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當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巴西密集出現的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可能與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聯系,同時也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公共健康威脅,故認定其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9年剛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

          去年7月,世衛組織宣布剛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繼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后,埃博拉病毒的第二次大暴發。

          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PHEIC意味著什么?

          “不要反應過度,也不要反應不足”

          在發布會上,突發事件委員會主席侯賽因博士表示,“中國正處在此次疫情的前線,有透明度,也希望有成功”。

          侯賽因還表示,世衛組織可以要求那些不必要地超出全球標準采取行動的國家承擔相應責任,這對于確保國際社會是基于現實證據采取平衡的舉措以確保人類健康至關重要。也即是說,“不要反應過度,也不要反應不足”。

          有助于其他國家采取科學合理適度的防疫措施

          目前疫情還在發展,需要做更多研究,特別是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要加強疫情應對,這是發布疫情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也是從全球衛生安全出發,實現以證據為基礎的科學理性冷靜應對的必要舉措,有助于其他國家采取科學合理適度的防疫措施。

          世衛組織的常規做法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發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世衛組織的常規做法。中國現在的防控措施是最嚴格的,是非常有效的,我們有信心能夠有效控制疫情,最終戰勝疫情。

          相關各方對此如何回應?

          外交部:中國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回答記者問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我們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同時,中方本著公開透明和負責任態度向有關各方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國家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中方愿繼續同世衛組織及各國一道,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世衛組織及許多國家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中國同世衛組織一直保持著密切溝通和良好合作,世衛組織專家赴武漢進行了實地考察,總干事譚德塞于日前訪華,同中方就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交換了意見,對中方防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中國抗擊疫情為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表示高度贊賞。中方愿繼續同世衛組織及各國一道,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

          國家衛健委: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并戰勝疫情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31日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已經采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并最終戰勝疫情。

        何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概要描述】  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究竟什么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對后續疫情的應對意味著什么?思客君為你一一解讀!

          何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是指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所確定的不同尋常的事件:

          1.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

          2.可能需要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當傳染病疫情滿足相應條件時,世衛組織總干事有責任確定某個事件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締約國則有責任向世衛組織通報相關疫情和病例。

          總干事在征求《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的意見,并根據突發事件委員會的意見,締約國、科學專家提供的信息,以及對人類健康風險、疾病國際傳播風險和干擾國際旅行的風險的評估,最終決定某事件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發布針對疫情的臨時建議。

          世衛組織臨時建議有效期多長?

          宣布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PHEIC后,世衛組織還宣布了一系列臨時建議,這些臨時建議每三個月需要審查一次:

          沒有必要采取限制國際人員流動和國際貿易的措施,世衛組織不建議限制貿易和人員流動;必須支持那些衛生系統較弱的國家;必須加速疫苗、治療方案和診斷方案的研發;必須打擊謠言和錯誤信息的傳播;必須審查準備計劃、找出差距、評估所需資源以識別、隔離、治療患者,防止疫情傳播;必須與世衛組織和全世界共享數據、知識和經驗;打敗此次疫情的唯一辦法就是,所有國家以團結協作精神共同合作,我們都身處其中,我們也只能共同阻止它。

          譚德塞在發布會上還表示,相信中方將有效控制并最終戰勝疫情。中國為抗擊疫情所作的努力值得尊重和贊賞,值得學習致敬。事實上,中國采取的很多防控措施遠遠超出應對突發事件的相關要求,為各國防疫工作設立了新標桿。

          世衛組織哪些情況下曾宣布PHEIC?

          事實上,在2002-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過后,“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個詞才被創造出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五次“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

          當年4月,甲型H1N1流感傳播到世界213個國家和地區,造成超過1.7萬人死亡,世衛組織當即宣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4年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疫情

          當年五月,在相隔數千公里之遙的中亞、中東、中非三個主要流行區,發生了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國際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如果任其發展,可能會導致“無法在全球消滅世界上疫苗可預防的最嚴重疾病之一”,故認定其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4-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埃博拉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颊卟∷缆士蛇_50%以上。疫情主要影響了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三個國家,共導致超過11300人失去生命。

          2016年“寨卡”疫情

          “寨卡”病毒是一種主要靠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當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巴西密集出現的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可能與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聯系,同時也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公共健康威脅,故認定其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9年剛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

          去年7月,世衛組織宣布剛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繼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后,埃博拉病毒的第二次大暴發。

          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PHEIC意味著什么?

          “不要反應過度,也不要反應不足”

          在發布會上,突發事件委員會主席侯賽因博士表示,“中國正處在此次疫情的前線,有透明度,也希望有成功”。

          侯賽因還表示,世衛組織可以要求那些不必要地超出全球標準采取行動的國家承擔相應責任,這對于確保國際社會是基于現實證據采取平衡的舉措以確保人類健康至關重要。也即是說,“不要反應過度,也不要反應不足”。

          有助于其他國家采取科學合理適度的防疫措施

          目前疫情還在發展,需要做更多研究,特別是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要加強疫情應對,這是發布疫情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也是從全球衛生安全出發,實現以證據為基礎的科學理性冷靜應對的必要舉措,有助于其他國家采取科學合理適度的防疫措施。

          世衛組織的常規做法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發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世衛組織的常規做法。中國現在的防控措施是最嚴格的,是非常有效的,我們有信心能夠有效控制疫情,最終戰勝疫情。

          相關各方對此如何回應?

          外交部:中國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回答記者問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我們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同時,中方本著公開透明和負責任態度向有關各方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國家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中方愿繼續同世衛組織及各國一道,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世衛組織及許多國家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中國同世衛組織一直保持著密切溝通和良好合作,世衛組織專家赴武漢進行了實地考察,總干事譚德塞于日前訪華,同中方就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交換了意見,對中方防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中國抗擊疫情為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表示高度贊賞。中方愿繼續同世衛組織及各國一道,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

          國家衛健委: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并戰勝疫情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31日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已經采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并最終戰勝疫情。

        • 分類:政策法規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2-04
        • 訪問量:0
        詳情
          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布會,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究竟什么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對后續疫情的應對意味著什么?思客君為你一一解讀!
          何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是指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所確定的不同尋常的事件:
          1.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
          2.可能需要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當傳染病疫情滿足相應條件時,世衛組織總干事有責任確定某個事件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締約國則有責任向世衛組織通報相關疫情和病例。
          總干事在征求《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的意見,并根據突發事件委員會的意見,締約國、科學專家提供的信息,以及對人類健康風險、疾病國際傳播風險和干擾國際旅行的風險的評估,最終決定某事件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發布針對疫情的臨時建議。
          世衛組織臨時建議有效期多長?
          宣布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PHEIC后,世衛組織還宣布了一系列臨時建議,這些臨時建議每三個月需要審查一次:
          沒有必要采取限制國際人員流動和國際貿易的措施,世衛組織不建議限制貿易和人員流動;必須支持那些衛生系統較弱的國家;必須加速疫苗、治療方案和診斷方案的研發;必須打擊謠言和錯誤信息的傳播;必須審查準備計劃、找出差距、評估所需資源以識別、隔離、治療患者,防止疫情傳播;必須與世衛組織和全世界共享數據、知識和經驗;打敗此次疫情的唯一辦法就是,所有國家以團結協作精神共同合作,我們都身處其中,我們也只能共同阻止它。
          譚德塞在發布會上還表示,相信中方將有效控制并最終戰勝疫情。中國為抗擊疫情所作的努力值得尊重和贊賞,值得學習致敬。事實上,中國采取的很多防控措施遠遠超出應對突發事件的相關要求,為各國防疫工作設立了新標桿。
          世衛組織哪些情況下曾宣布PHEIC?
          事實上,在2002-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過后,“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個詞才被創造出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五次“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
          當年4月,甲型H1N1流感傳播到世界213個國家和地區,造成超過1.7萬人死亡,世衛組織當即宣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4年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疫情
          當年五月,在相隔數千公里之遙的中亞、中東、中非三個主要流行區,發生了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國際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如果任其發展,可能會導致“無法在全球消滅世界上疫苗可預防的最嚴重疾病之一”,故認定其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4-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埃博拉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颊卟∷缆士蛇_50%以上。疫情主要影響了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三個國家,共導致超過11300人失去生命。
          2016年“寨卡”疫情
          “寨卡”病毒是一種主要靠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當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巴西密集出現的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可能與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聯系,同時也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公共健康威脅,故認定其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9年剛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
          去年7月,世衛組織宣布剛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繼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后,埃博拉病毒的第二次大暴發。
          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PHEIC意味著什么?
          “不要反應過度,也不要反應不足”
          在發布會上,突發事件委員會主席侯賽因博士表示,“中國正處在此次疫情的前線,有透明度,也希望有成功”。
          侯賽因還表示,世衛組織可以要求那些不必要地超出全球標準采取行動的國家承擔相應責任,這對于確保國際社會是基于現實證據采取平衡的舉措以確保人類健康至關重要。也即是說,“不要反應過度,也不要反應不足”。
          有助于其他國家采取科學合理適度的防疫措施
          目前疫情還在發展,需要做更多研究,特別是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要加強疫情應對,這是發布疫情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也是從全球衛生安全出發,實現以證據為基礎的科學理性冷靜應對的必要舉措,有助于其他國家采取科學合理適度的防疫措施。
          世衛組織的常規做法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發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世衛組織的常規做法。中國現在的防控措施是最嚴格的,是非常有效的,我們有信心能夠有效控制疫情,最終戰勝疫情。
          相關各方對此如何回應?
          外交部:中國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回答記者問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我們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同時,中方本著公開透明和負責任態度向有關各方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國家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中方愿繼續同世衛組織及各國一道,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世衛組織及許多國家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中國同世衛組織一直保持著密切溝通和良好合作,世衛組織專家赴武漢進行了實地考察,總干事譚德塞于日前訪華,同中方就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交換了意見,對中方防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中國抗擊疫情為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表示高度贊賞。中方愿繼續同世衛組織及各國一道,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
          國家衛健委: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并戰勝疫情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31日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已經采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并最終戰勝疫情。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相關資訊

        熱門資訊

        imgboxbg

        案例展示

        盡我們的力量滿足您的需求,
        希望與您攜手共創輝煌的明天!

        湖北中建鴻友建設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717-6678899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發展大道16號金德瑞1905室
        地址:枝江市馬家店街辦東湖大道龍鑫廣場25-101
        傳真:0717-6359775
        郵箱:
        admin@126.com

        二維碼

        官方公眾號

        Copyright ? 2020  湖北中建鴻友建設有限公司  鄂ICP備19434917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宜